仉小猛

仉小猛,工学博士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主要从事多功能涂层材料、稀土分离材料及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等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研发的金属表面处理及涂层防护技术已在20余条生产线推广应用。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课题、中国科学院院地合作项目以及企业合作等多项科研项目。发表论文60余篇,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8项;获科技成果鉴定2项;获IAAM Scientist Award,SWEDEN,获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1项,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

宇文吉

博士后,博士生导师,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竹藤标准委员会技术委员;中国林学会木材工业分会常务理事,人造板与胶黏剂研究会会长;林业生物质材料学会常务理事;木材工业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生态环境建材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蒋荃

蒋荃

硕士生导师,教授级高工

      现任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副总工,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副主任。兼任建材行业建筑材料及构件环境条件与环境试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建材工业协会铝塑复合材料分会秘书长等职务。

     长期从事建筑材料检验、认证与科研工作。近年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化工产品和建筑材料关键产品生态设计技术开发》、《排水管道隔声降噪检测评价体系和方法》、《绿色建材产品评价认证技术与体系的研究》;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材料投试与数据积累》;公益基金《生态建材制品检测技术及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重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材料自然环境腐蚀规律与行为预测研究》;863《材料环境负荷评价技术及其应用》等,主编国家、行业标准25项,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国家级重点新产品2项,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1项,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2项,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1. 绿色建材评价及认证;2. 建筑材料环境腐蚀与适应性;3. 建筑建材领域环境负荷及节能减排评价;4. 新型功能材料。

 

冀志江

工学博士学位,博士生导师。

现任职: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教授级高工;

绿色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学术带头人。

 

其他社会兼职: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生态环境建筑材料分会 常务副理事长

环境友好与有益健康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任委员

中国硅酸盐学会 房建材料分会 秘书长

中国硅藻新材料创新技术产业联盟 理事长

 

研究方向:

开拓和发展了生态环境建筑材料行业,使生态环境功能建筑材料成为绿色建材研究中的一个独立学科方向。现从事有益室内环境改善的功能材料研究,以及生态环境建筑材料的开发和评价工作。主要学术思想是充分利用建筑材料本身特性,从物理、化学、微生物三个方面改善人居环境。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湿度调节控制材料,相变蓄热调温材料,电磁波吸收材料,化学污染的控制材料与技术,抗菌防霉材料技术等等。例如:目前市场上受到普遍欢迎的硅藻泥和水性硅藻涂料技术即是其研究、引导出的新型产业和行业。

 

 

薛孔宽

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

现任北京新型材料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

主要从事生态建材与生态建筑和生态环境工程在我国城乡和居住区建设中实施的应用研究与实践主持完成数十项中小城镇、风景旅游区、居住区、工业区的生态建设规划与设计,主持轻型钢结构建筑体系的研发应用、绿色建材示范建筑的研发、生态人居建设理论的建立与生态工程技术的实施方法等

先后主持并参加完成了十余项国家攻关、省、部级科研开发项目,曾获得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国内外发表论文和专题报告100余篇。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绿色建材产品应用技术体系的研究”负责人, 主编《建筑陶瓷薄板应用技术规程》、《复合硅酸镁铝无机保温建筑材料应用技术导则》行业标准。

 

候立安

中国工程院院士

第二炮兵后勤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教授

环境工程专家。江苏省徐州市人。2006年毕业于解放军防化研究院,获博士学位。现任火箭军后勤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特种污染防控技术的开拓者之一。长期致力于军事环境工程领域的研究

工作。率先提出并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处理和空气净化技术和系列装备,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为探索和构建我国特重污染防控体系做出了特大贡献和富有创造性的成就。获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军队、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3项,国家专利22项。出版学术著作3部,编写国家军用标准5项,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入选中央直接掌握联系高级专家,荣立一

等功

陈霞

陈霞
  律师 法学博士
执业领域
  专利侵权诉讼、专利无效诉讼、商业秘密诉讼、商标侵权诉讼等
研究成果
  美国计算机用户界面外观设计保护的历史考察;
  计算机用户界面版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
  图形用户界面:软件作品还是一般作品;
  论知识产权与文化产业的发展;
  对我国计算机软件专利保护的几点思考;
教育背景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博士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硕士
  山东大学化学系 本科

张寅平

博士生导师

清华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研究所教授、所长,清华大学建筑环境检测心主任。

     1980-1991在中国科技大学学习,获学士(1985)、硕士(1985)和博士(1991)学位。1994-今先后赴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核能和热系统研究所、日本东京大学机械工程系、丹麦技术大学国际室内环境和能源中心做访问研究(丹麦技术大学Otto Monsted 访问教授,2007/ 2008)。1992-1997年任中国科技大学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副主任。

     研究兴趣:室内空气质量、传热传质和贮能-节能。发表国际学术期刊论文100余篇。论文被SCI收录100余篇,被EI收录130余篇。参编6项国家或行业标准,主编或参编学术专著/编著8本;获专利3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10余项。应邀在第10届国际室内空气学术大会(2008,丹麦)等国际学术大会上做大会特邀报告(keynote speech)十余次。

     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2项、面上项目5项,科技部“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课题,国家863课题,国家973项目子课题、北京市重大研究课题子课题和多项国内外横向合作课题。

      曾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7)、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10)、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1)、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2005)、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2001)、教育部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奖(1993);全国制冷空调行业“夏安世杰出教授奖”(2011),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2003)和中国科技大学跨世纪人才奖(1995)。

王伟国

法律专家
  资深专家 法学博士
从业经历
2008年进入中国法学会法律信息部。现任中国法学会法律信息部副主任、副研究员。中国法学会食品安全法治研究中心副主任。
学术领域
  涉及司法制度、民事权利、侵权法、合同法、物权法、公司法、诉讼法、食品安全法治等领域。
  在《中国法学》、《法律科学》、《法制与社会发展》、《中国社会科学报》、《兰州大学学报》、《判解研究》、《工商行政管理》、《山东审判》等刊物发表文章10余篇。
  专著《最高人民法院民商事类司法解释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被列入“法律科学文库”。参与过多项中央和省部级课题研究。其中主持中国法学会2011年度部级课题《司法解释适用中的问题研究》,成果被评定为优秀。
教育背景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学 博士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律 硕士
  华东政法学院,法学 学士

秦洪园

资深材料专家 材料工学博士

 

 日本广岛国际学院大学 材料工学专业 博士
日本广岛国际学院大学 材料工学专业 硕士


  秦洪园在新型环保材料领域有深入的研究,研发方向是利用建筑废旧材料进行绿色环保建筑涂料的开发利用,其研究工作曾获得日本广岛市政府的专项资金支持。曾主持新型内墙材料的研发工作,还翻译过大量日本关于室内净化材料、室内污染防治及日本施工工法的相关资料。
  编写书籍《民用建筑室内污染防治》,为当前由于室内装修带来的室内环境污染而引发的“病态建筑综合症”等一系列问题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徐景坤

博士生导师

清华大学博士,江西省二级教授,现任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副校长,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柔性电子创新研究院院长,兼任山东大学合作博导、中科院新疆理化所研究员&博导,民革中央委员、江西省委会副主委,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务。国贴、省贴、市贴专家,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带头人,入选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和江西省5511人才工程。主持国家级项目9项等,总经费超过1500万元。发表SCI论文600余篇(I区近100篇,II区近300篇)。封面论文17篇,入选ESI高引论文5篇,论文被SCI他引超9000次,H因子55,被国际科技评论网站专栏点评20余次。获江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均排名第一),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一等奖3项,授权专利17项。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1960-2019)和2019年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全球前10000名顶尖科学家(全球排名8721,国内589)。

刘聪聪

 

博士 校聘教授,

主要从事基于二维材料/导电高分子的能源转换和能量存储性能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江西省杰出青年基金等省级科研课题6项;获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3)。至今以一作和通讯作者在Adv. Mater.、J. Mater. Chem. C.、Adv. Electron. Mater.、Adv. Mater. Interfaces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SCI 论文40 余篇,ESI 高被引论文2篇,封面论文3篇;与他人合作发表SCI论文50余篇,论文总计被Science、Nat. Mater.、Adv. Mater.、J. Am. Chem. Soc.、Energy Environ. Sci.等学术期他引3000 余次。

卢宝阳

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教授、硕士生导师

现任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柔性电子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江西省柔性电子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

从事导电聚合物材料设计合成、光电力性能、加工制造技术及应用开发。在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Chemical Society Reviews等国内外著名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20余篇,封面论文11篇,ESI热点论文3篇、ESI高被引文3篇,入选科技部“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2019年度)。研究工作被Nature (Podcast)MIT News、Science Daily、Phys.org、央视新闻等50多家国内外科技媒体报道。申请中国、美国发明专利34项,已授权20项,并有多项科技成果实现转化。

主持军委科技委基础研究加强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培育项目1项、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1项、江西省科技重点项目4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级课题6项、横向及其他课题10余项。

入选“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与技术带头人”、“江西省千人计划”、“江西省杰出青年人才计划”、“百人远航”等省级人才工程。荣获江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一等奖等科研奖励7项;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江西省青年五四奖章”等多项个人荣誉。

文阳平

文阳平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江西农业大学功能材料与农业应用化学研究所副所长

普瑞丰集团外聘企业研发中心主任,入选江西省杰出青年人才,主要从事基于材料基因工程技术的传感检测或环境治理新材料制备与性能调控及农业应用新功能构筑,涉及理论、应用和产业化技术服务,在国际著名英文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入选2019年全球Agricultural Science和2021年全球Materials Science学术领域前1%ESI论文各1篇,国际合作论文11篇。共计申请各类知识产权116项,其中近5年102项,包括申请中国发明专利60项。主持国家基金项目2项(参与9项),主持江西省杰出青年人才计划项目和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重点项目等省厅级项目9项(参与10项)。

开发生物炭成型燃料、畜禽粪污净化剂、土壤调理剂等及小型便携式设备5个/台,提出“PRF+” 农田重金属污染治理模式,多重阻控农田重金属治理技术,“321”盐碱地投入品治理模式,共同服务于土壤健康与粮食安全。

苗华明

苗华明

博士,高级工程师

毕业于山东大学,现任迪嘉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威海市文登区科协副主任、山东省镇痛药物工程技术中心主任

长期从事药物研发方面工作在创新药、仿制药、高级医药中间体研发申报与产业化方面有丰富经验。先后主持参与山东省技术创新项目、山东省重大创新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0余项,作为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主持和参与的重点项目获省市资金支持累计超过3000万。带队完成药品申报10余项,已取得国家药品批准5项;7产品完成国际注册销售,3个品种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单品种产值过亿元。申请发明专利25项,已获授权13项。5年先后获得威海市青年科技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